柴油發電機組 柴油發動機機油壓力為什么過高 或過低?怎樣排除?
一、機油壓力過低
1.現象
發動機在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機油壓力表指針指示值低于技術文件的要求。
2.原因分析
由潤滑系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可知,油泵從油底殼吸上機油并提高壓力,經過濾后壓送到零件的摩擦表面,而后從零件的配合間隙流回機油底。潤滑系壓力的產生是依靠油泵的泵油效率和機油在潤滑系內的流動阻力,如果機油泵的泵油效率減小或潤滑系的流動阻力減小,會使機油壓力減小。又由潤滑油路可知,潤滑系機油循環回路的流動阻力等于并聯支路機油流動阻力的倒數之和。壓力潤滑部位的凸輪軸軸頸、連桿軸頸、曲軸軸頸、搖臂軸等,這些潤滑部位如果配合間隙過大,或潤滑系有不正常的泄漏和限壓閥調整壓力過低等,均會使潤滑系油路的流動阻力減小,機油壓力降低。
引起機油泵泵油效率下降和潤滑系機油流動阻力減小的常見原因有:
?。?)油泵磨損油泵的齒輪工作時必然要發生磨損,如果機油內含有機械雜質時會加速其磨損進程。當磨損后,其內部泄漏量增大,所以泵油效率隨之相應降低。
?。?)吸入油泵的油量減少
機油集濾器用于過濾機油中較大的機械雜質。粘附在集濾器上的機械雜質會隨使用時間的延長而增多,致使吸油的通道截面小,油泵吸入機油減少,引起潤滑系機油壓力下降,甚至不產生壓力。
油泵的吸油段,如果油管或接頭處漏氣或油底的機油嚴重短缺時,油泵的吸油腔真空度下降,使機油泵吸油不飽滿,導致潤滑系機油壓力過低。
?。?)泄漏量大
油泵能夠產生壓力的基本原理是機油在油道內流動有阻力,如果潤滑系的油道有泄漏,限壓閥調定壓力過低或關閉不嚴、曲軸或凸輪軸頸等處因磨損配合間隙過大,都會造成潤滑系統的泄漏量增大,系統內的機油壓力會隨著泄漏量增大而相應降低。
?。?)機油濾清器或冷卻器堵塞
機油濾清器的作用是進一步過濾很小的機械雜質。當使用過久后,被過濾出的機械雜質集存在濾芯上。隨著使用時間延長,濾芯外表面積存的機械雜質量增大,堵塞潤滑油流動通道,致使潤滑部位機油壓力減小。
機油冷卻器的機油管內壁粘附有機械雜質或膠質,不僅會造成機油散熱不良,同時還會使機油的流通截面減小,嚴重時會出現堵塞現象,從而導致潤滑部位機油壓力降低。
?。?)機油粘度的影響
機油粘度實際是指機油流動時的內摩擦阻力的大小。機油流動時的內摩擦阻力小時,其流動性好。反之,機油流動時的內摩擦阻力大時,其流動性差,因此粘度是機油最主要的衡量指標。
機油粘度會隨機油的溫度變化而變化。機油溫度低時粘度大,溫度高時粘度小。
當機油粘度因溫度過高或其他物質的稀釋而使粘度減小,引起潤滑系泄漏量增大而壓力減小。反之,機油粘度大時流動性差而堵塞油路,也會使摩擦部位機油壓力降低。
?。?)限壓閥調整不當
由限壓閥工作原理可知,限壓閥是靠平衡彈簧和球閥(或錐閥)來限制機油壓力的,使之機油壓力不超過技術文件的規定值。機油壓力超過規定值時,便克服彈簧的彈力將閥門推開使系統內泄壓;機油壓力低于彈簧彈力時,閥門在彈簧的作用下關閉。由此看來,潤滑系的機油壓力取決于彈簧彈力的大小。如果調整的彈簧彈力過小或彈簧疲勞而彈力過小時,會使系統內的機油壓力降低。
此外,限壓閥受機械雜質影響而關閉不嚴,也會使機油壓力下降。
?。?)機油壓力顯示裝置的影響
機油壓力顯示裝置包括機油壓力表和機油壓力傳感器,它是用來*機潤滑系的機油壓力大小。如果機油壓力表或機油壓力傳咸器發生故障,反映的壓力值會失真,使之誤認為潤滑系發生了故障。
3.診斷與排除
?。?)檢查機油壓力顯示裝置
采用置換法檢查,即分別更換好的機油壓力表或傳感器。若置換后機油壓力顯示正常,說明機油壓力顯示裝置有故障。如果機油壓力顯示裝置正常,機油壓力降低,故障在潤滑部分,應按以下方法進行判斷。
從機油溫度上判斷
如果機油溫度過低時,機油壓力低,當溫度升高后機油壓力正常,說明是由于機油過稠和機油通道不暢所致。如機油集濾器原有雜質堵塞雖然進油量受到一定影響,機油壓力也有所降低,但仍在規定范圍內,當機油粘度過大時機油*進一步堵塞,從而使機油壓力再度下降并低于規定值,則機油壓力過低;有的柴油機機油壓力顯示裝置的傳感器設在潤滑油路的末端,通過濾清器困難時,則機油壓力降低。當低于規定值時,則機油壓力過低。然后,應再進一步查清機油過稠的原因(機油牌號選用與季節是否適合、機油變質等)和油道阻塞情況(如濾節、濾網、風冷散熱器等)。查明后,應予以排除。